
這本書在講什麼?
這本《致富心態:關於財富、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》並不是教你如何要如何做投資,而是教你對金錢的認識,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一本書。
作者獨到的見解,讓我對於錢有全新的看法。
個人建議適合有做投資一段時間的讀者閱讀,投資新手閱讀的話可能無法意會到作者要傳達的資訊。
時間複利
許多本書都常講到複利的重要,”把領到的股息再投入,未來十年、二十年後一定會有好多倍的成長效益”以歷史數據來看,投資的趨勢就是如此。
有個典型的例子,巴菲特的845億美元資產中,815億美元是在65歲時達到的。
如果你說他在今天能有這麼龐大的資產,全歸功於精明的投資,那麼你可能錯了。
巴菲特從10歲開始認真投資,30歲時已經有100萬美元的資產了。
他的投資生涯長達了約82年之長(以今年92歲算起),他的技能是投資,但是他的祕訣是在時間,這就是複利發威的結果。
長期來看股市指數是持續會上漲的,可以想像人一直在從事生產力、鈔票一直印、又有通貨膨脹的影響,錢一定是會越來越多的。
但”時間複利”這麼簡單的道理,為什麼人卻偏偏忽略了呢?
因為人心總是在變、想法總是在變、經不起其他投資誘惑、或是股價下墜時心裡很難受。
人們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故事
一直以來,人們只會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故事,特別群體的集體思想影響最大。
2000年網路泡沫,許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僅冠上.com的字眼,股價就會翻好幾倍。
2008年在美國的青年都知道要趕快買附近的房子,一有頭期款馬上就買,因為未來幾個月一定會漲價,再不買就賺不多了。
2021年加密市場爆發,只要是任何一家新創公司發行了NFT或是加密貨幣,就會吸引投資人投入並且公司市值翻了好幾倍。
這些歷史的鬧劇為何一再上演?
就現在來看,2000年時那些明明EPS沒甚麼增長的公司,股價卻翻了4、5、甚至10倍,但是為什麼還有人爭先恐後的買進?
2008年明明房價被堆到這麼高了,為什麼還要再買另一間房子?
2021年一張像素圖片,為什麼有人還願意出94萬美金把它買下?
那是因為,那時候的你和我都相信它還會在上漲。
看似非常荒謬的想法,但在當時可不這麼荒謬、反而是眾人相信的故事。
呼應這本書說到的”沒有人真的是瘋子”,至於為什麼有這麼離譜的投資行為?
其實是因為人類貪得無厭造成的,多、還要更多。
那麼我們該怎麼樣避免這種看似不是泡沫的泡沫造成傷害呢?保持對投資的謙虛、維持原有的滿足感。
長尾效應
這本書提到了不錯的名次,長尾效應。
長尾效應指的是結果分布在最遠的末端,這樣的效應在財務領域有巨大的影響力,其中,少數事件會產生大部分的結果。
這樣解釋可能不清楚,那麼看看以下的例子。
迪士尼在成名前,拍過無數動畫卡通,儘管搞到快要破產了,仍舊持續的拍新的卡通影片。
某一次上映了「白雪公主」,結果大獲好評,光是白雪公主的前六個月營收,就已超過之前拍的全部影片收入,還要多一個數量級數。
也就是說,你廣泛的投資許多企業、充分的分散投資,儘管有一些甚至、大部分你投資的公司沒賺錢、甚至虧錢,但是就是會有極少數黑馬,使得你整體績效表現得不錯。
我認為這個概念就是作者想要傳達分散投資、以及被動型ETF投資的想法。
一般投資人往往會強押幾個少數自己為會飆漲的公司,但是結果往往都是被割韭菜。
只要做到夠分散、夠被動的投資方式,長期投資下來,績效一定會是不錯的。
~請支持《落葉筆記》原創文章。原文標題:
讀書心得-致富心態

投資方法日新月異
投資的方法日新月異,如果我們照著50年前『價值投資之父』班傑明葛拉漢出的證券分析來做現代投資的話,會發現並不是全然都管用。
直到葛拉漢去世之前,都還有持續在做改版,然而,每一次改版裡面的計算公式都有做修正。
投資計算公式為什麼總是一直在修正?難道是公式失靈了嗎?
其實,各種投資方法並沒有一招打天下,從以前到未來都適用的。
環境會改變、人心也會變,投資的方法當然會變。
那麼是否就代表以前人寫的投資理財的書就不值得參考?也不見得。
在當時,這些投資心得確實管用的,只不過知道的人越來越多,也就越來越難以從中找到甜蜜點。
可以參考的地方是,在那時的投資邏輯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
這也就為什麼有時候價值股會比較受人喜歡、有時候又變成成長股、甚至迷因股,人心一直在變。
所以我們必須要時時刻刻更新自己的知識,才不會在投資上吃了大虧。
作者的投資策略
可惜的是,作者並沒有透漏太多投資策略。
他只投資幾檔低成本的指數基金,定期定額投入。
讓我意外的是,他的淨資產只有一間房子、一個支票帳戶(529大學儲蓄帳戶)、還有一些先鋒指數基金。
就這麼簡單。
總結
投資方式並不是適用於所有人,作者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投資人。
可以看的出來,作者是個非常節儉的人,並且把省下來的錢都拿去存起來、或是投入指數基金。
當然還有其他理財課是我沒提到的,我非常推薦給有一些投資經驗的中老手看這本書。
我學到了哪些事情?
·時間複利的重要,短期的高點應該視為”門票費用”,而不是”罰金”。
·當有”必定會大賺”的想法時,確認是否被”故事”騙了,和注意是否有泡沫存在。
·投資的方法一直在變,沒有一招打天下的技巧。
·長尾效應的重要,所以要廣泛的分散投資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