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言
這本「生活投資學」主要是介紹作者以「民生物資」的角度來做選股。
我們一般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購買一項商品前,會充分地作與多家公司做比較,哪一家比較便宜、哪一家CP值比較好、哪一家用起來的體驗較佳…等,但是在買股票時,往往都會去選擇自己不清楚、越讓自己搞不清楚的公司。
精打細算地省下那幾十塊、幾百塊的錢,買股票卻變得非常闊氣,非常違反人性。
從「消費體驗」來找尋投資標的是個聰明的選擇,如果你吃過多家的雞肉,發現「卜蜂」的雞肉嘗起來還是特別合你胃口,為何不好好地研究這家公司,並且投資它呢?
除了以消費體驗來找尋投資標的之外,也必須要看「三率」來判斷公司的好壞,辨識出這家公司現在的「價值」是低於現在的「價格」。
選股一切以「好懂」、「持續性」、「抗通膨」這幾個方向,才是投資的致勝之道。
買隨著物價上漲的股票
想想那些以前珍珠奶茶才剛出來時只賣25元,幾年前慢慢地漲到35元、40元,現在至少都要50元了。
同樣的量、同樣的品質為什麼今天的價格比過去的價格還貴呢?那是因為一個隱形的貨幣殺手「通貨膨脹」在作祟。
據統計,台灣每年平均通膨率為3%,簡單說要花錢買任何東西時,明年的價格會比今年的價格提高3%,也難怪為什麼珍珠奶茶從20年前是25元,到了今年至少漲到50元以上了(1.03^20=2.09倍)
作者認為買股票必須選擇日常生活我們接觸到的商品的公司,且我們也都會知道哪一家的「雞肉」比較好吃,那麼應該就得好好研究這家公司了。
你都願意買這家公司的產品了,會有什麼不買這家股票的理由呢?
接著繼續思考,那些隨著時間越久越貶值的商品,例如手機、面板、平板、電視等,尤其是科技股,都不應該是值得投資的標的。
這類的科技股經營方式必須是時時刻刻的有更創新的產品、更吸引人的產品才能讓公司繼續賺錢。
書中舉了宏達電的例子,當年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,也賣了不少的手機、創造佳績。
股價也一路飆升到1200元,但由於缺乏更出色的新產品,EPS從2011年的73、2012年降低至20、2013年直接降到-16,之後再沒再看到亮眼的成績。
擁有「持續性」的商品
讀者可能會覺得「科技股都很危險」這句話存在著疑惑,蘋果為什麼可以一直創新股價呢?
其實蘋果營收來源不只是單賣手機而已,周邊的商品也跟著一起販賣。
蘋果的每年APP維護費、只有iphone才能連線的AirPods、甚至平板、iWatch等,蘋果的產品非常注重消費者的體驗,且消費者不會因為iphone壞掉了就換成其他品牌的手機,因為這樣子AirPods、iWatch就不能使用了。
蘋果的產品擁有強大的「持續性」,且強大的研發能力,每年的新產品發表會都能讓人驚豔。
其他公司類似「持續性」的商品,例如吉列刮鬍刀、電梯維修、汽車金融等。
一般人使用吉列刮鬍刀,不太可能因為使的刀片鈍了而整隻丟掉,而是去買替換刀片。
超過十五年以上的電梯必須要做定期檢查,全台多倒數不清的大樓等著電梯業者去檢查,這樣子的公司很難會有業績不佳的情況。
經營出租車、汽車融資貸款的公司,因客人總是分好幾期分批償還車貸,也難以有業績嚴重下滑的情況發生。
~請支持《落葉筆記》原創文章。原文標題:
讀書心得-生活投資學
從日常生活中找尋優秀的低調成長股
前面稍微提到,選股必須選擇商品會隨著物價上升的公司,這類公司確實比科技股穩多了。
投資你最常吃的雞肉的公司、最常買豆腐的公司、最常喝的咖啡的公司。
本書雖然舉許多食品股,也有介紹其他傳產股。
所以只要你在購買某樣產品時,順便留意一下為何自己想買這家產品?買別家的話會不會讓你後悔?
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就是最佳的股票分析師。
檢視三率:毛利率、營業利益率、稅前淨利率
毛利率就是營收扣掉營業成本,營業利益率就是毛利再扣掉其他哩哩叩叩的所有成本。(網路上都有公式可以自行查詢)
我自己的解讀就是,兩個都是賺到的錢減掉成本(營業利益率是扣掉更多成本)
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越高表示公司越賺錢,但是每月營收突破新高並不表示毛利率與營業利率就越高喔,因為每月營收還沒扣掉成本。
真正要賺到錢,就是要看毛利率、營業利益率高才對。
前面的兩個率都是在講本業的表現。
稅前淨利率就是看業外收入的如何,有的公司稅前淨利率高,是因為他投資的其他公司有賺到很多錢,這家公司也跟著獲利到。
所以判斷一家好的公司除了看EPS、本益比、ROE、全體董監持股比例、產品特性、自由現金流、長期流動負債…….等以外,也必須考量上述三個率才行!
總結
這本書選股的範圍是從日常生活能接觸的東西,充分的說明必須要投資「自己容易理解的」的公司,這觀點巴菲特、彼得林區也都講過。
比起財經節目說的「某某公司迎來大筆訂單…」、「因為什麼漲了、誰誰誰也受惠」、「缺水、缺電、缺紙、缺原料,所以誰誰誰受惠」之類的言論有用多了。
投資一家公司必須是經由自己思考過,才不會莫名其妙住進套房。
推薦給適合長期投資的讀者!
各大家網購平台之中,目前是MOMO略比其他家便宜(MOMO的折扣活動較多),讀者可以多方比較各網購平台,可以省一筆不少錢!
至於有哪些網購平台,可以觀看我寫的文章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