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生活的壓力
平時我們總是要面對一些生活中碰到的壓力,每月繳房租/房貸的日子又要到了、卡費繳費通知,還有所得稅、壽險、車險等,來自人際關係的壓力,例如上司的批評、來自照顧家庭、照顧父母…等壓力,如果我們沒有適時的釋放悶在心裡的壓力,久了一定會對身體造成危害。
藏在大腦的秘密
受到外界刺激,在體內也會造成更多的刺激,長期與慢性的壓力使得你的精神總是處在緊張、緊繃的狀態,久而久之會危害你的身心健康。
眾多的研究指出,運動有效地降低心理的緊張感,而且也能增加抗壓性。
這要從大腦的結構開始說起:
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專門感知到危險的東西,杏仁核,左右腦各一個。
例如,當你走在路上,餘光瞄到有一台開很快的車從你正前方駛來,在短短的0.2秒時間,你意識到「有危險」的訊號,這個訊號就是杏仁核發出的。
就生物演化而言,有這個警告系統是個很好的東西,但是如果過份地、長期處在高壓環境,會使人變得緊張兮兮的,一刻也放鬆不了。
有一個與杏仁核抗衡的結構,它叫做海馬迴,位於在大腦顳葉內部。
海馬迴與記憶中心有關,還具有剎車功能,不會過度的情緒反應。
另外還有額葉也是與海馬迴相同功能,可以抑制壓力。
運動使得我們心跳加速、感覺喘、血壓升高,對我們身體來說是壓力增加,運動結束後,壓力又會回復到運動前的水平。
每天持續的運動,使得你不再感受到壓力,反而會感受到運動是一種紓壓的活動。

運動能夠紓壓的研究
根據《真正的快樂處方》提到的研究:
「六十歲的受試者分成兩組:第一組在實驗開展的一年內,每週定期散步幾次(散步組);第二組參與活動的頻率相同,但是只進行了不會提高心率的輕微運動(輕微運動組)。……一年後進行MRI檢測的同時,也做心理測試。…….散步組的受試者不僅在體型上變得更勻稱,也獲得更強健的大腦。他們的MRI結果顯示,腦葉之間的連接有所增強,特別是顳葉與額葉、枕葉之間。也就是說,這意味著整個腦部功能變得更有效率。」
~請支持《落葉筆記》原創文章。原文標題:
追求幸福之路10-舒緩生活中的壓力
「科學家要求一組健康的受試者在參加測試前,騎乘三十分鐘的自行車,而另一組則在不提高心率的前提下,進行較為溫和的運動。結果顯示,騎車的受試者皮質醇濃度較低,因為他們的身體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產生強烈的壓力反應。無論受試者身體是否健康,測試的結果都呈現──運動可以平息壓力反應。」
跑步結束後不僅能感到平靜,體內也會大量分泌腦內啡和多巴胺。運動可以告訴大腦,心率和血壓的增加並不意味著焦慮和恐慌,而是能帶來正能量。
真正的快樂處方--安德斯・韓森
總結
透過持續運動的方式,來釋放內在壓力,不僅可以讓你的身體健康,心理也會更健康、更有抗壓性,同時也會獲得幸福感。
如果休假期間一時之間不知道要做什麼事情的話,出去散步就對了,保證你的內心有良好的變化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