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你曾經有過,明明自己已經明確定下目標,規劃好今天要做什麼事情了,但是卻沒有動力去做?就像洩了氣的籃球,怎麼拍都無法回彈到正常高度,但是又覺得不去做不行,進而造成了心理壓力。
今天來討論如何面對沒有動力的我們。
沒有動力的原因
會失去動力的原因有許多個,大部分原因可能是:
目標不夠顯而易見、失去興奮感、結果帶來的效益不大、身心壓力大與疲憊、單純彈性疲乏。
目標不夠顯而易見
會失去動力有可能是你的目標不夠顯而易見,例如你想要在年底前學會用吉他彈奏一首流行樂,可是吉他收藏的位置是在不顯眼的房間角落;例如你計畫好今天下午要讀完工程數學偏微分的章節,可是你卻在有電腦螢幕的桌子上讀。
人類的感知器官中,受眼睛看到的人事物影響力最深,從早晨到晚上,每分每秒不時就有許多視野出現的東西在提醒你,自然地很容易忘記較少出現在眼前的東西。這就是為什麼為何便利商店,那些放置在與人眼同高度的商品總是銷量最好,在角落、最低層的商品卻是銷量最差的原因。
也就是為什麼每天總是會查看自己的寫下的代辦事項、人生目標的人總是充滿著動力、事情比較不會被耽誤的原因。
如何讓自己的目標變得顯而易見?例如前面提到的學彈吉他,可是試著將吉他放置在房間正中央,把琴譜貼在冰箱門上、貼在房間牆壁上。
要學好工程數學的話,試著把感擾源消除掉,例如把電腦螢幕線拔除,將螢幕收到不起眼的角落,或是乾脆直接去附近的圖書館,並且把手機調成勿擾模式、關掉網路,將那些可能阻擾你往目標前進的事情給消除。

(攝影師:Viktor Mogilat,連結:Pexels)
失去興奮感
失去興奮感是阻擾我們從事人生目標的最大難題,起初最一開始訂定這個目標,是因為有美好的果實可以品嘗。
例如:自己進修程式語言課程,在學習前大概有查過資料,這個程式可以應用在大量下載網頁資料、訂票APP、快速查天氣…等,這時心中已燃起熊熊火焰,想要好好的鑽研學習這個程式語言,於是購買書籍研讀,照著書本一步一步的學習,於是完成了第一個程式範例檔,這時的自己感到非常的開心,想著:「哇!我現在是軟體工程師了耶!」
接下來完成第二個 、第三個 、第四個 ……,漸漸的對於寫程式的熱誠漸漸消失,每完成一個程式,獲得的喜悅感越來越少,到最後書本看完了(或是還沒看完),學習程式之路就停下來了。
追尋人生目標最大的難題就是,我們總是會隨著獲得喜悅感的高低來決定是否繼續進行下去。
那如果明明這個目標確實是自己想要追求的,但是這個過程卻讓人痛苦不堪時該怎麼辦?
可以試著讓這個目標範圍擴大些
~請支持《落葉筆記》原創文章。原文標題:
對自己人生目標失去動力時該怎麼做?
例如我立志要學好這個程式語言,你可以試著轉為:「我要成為專業的程式設計師」
因此你就不會只學這個程式語言了,學習其他的程式語言也是你的目標之一。
亦或是可以將目標轉為「我想要多動點頭腦、讓自己變得更聰明」
這時,不只學程式,或許玩解謎遊戲、學數獨也是你的目標之一。
也可以試著每做一次時,就在自家月曆上打勾。
等到下一次要進行時,看到自己累積了無數個勾勾,心裡一定不想要就此中斷,因為這樣的紀錄保持太難得了,因此會大大提升想去做事的動力。

結果帶來的效益不大
帶來的甜蜜的果實不夠誘人,這也往往會讓人失去動力。
例如我定一個目標是我想要學會彈吉他,但就算學會彈吉他了,也因為沒有什麼朋友,沒有機會在大家面前彈奏,那學吉他要幹嘛?
如果你是勵志想要組個樂團,那麼學彈吉他就有很大的效益了,因為你會用它來表演。
我們必須訂一個自己確實用得到的目標,如果只是一時的衝動想到的目標,這個目標往往不會長久。
身心壓力大與疲憊、單純彈性疲乏
會因為身心壓力大與疲憊、單純彈性疲乏為人之常情。一整天白天上班,下班後還要抽空出來讀書、學烹飪,確實阻力非常大。
今天的心情特別的糟,下班後就不想做事情,只要癱在沙發上不動。
這時可以試著就做少一點就好,從事追求目標的重點在於每天進行,就算是只有5分鐘也是對這件事有益處。
有時明明說好只走5分鐘的操場,但是又覺得只走5分鐘操場就回家休息也未免太少了,好不容易穿上球鞋、換上運動服,就果斷的再跑個幾分鐘吧!不知不覺也跑了每天設定的時間。
原子習慣裡提到,如果今天真的不想做,那最多只能中斷一次,在下一次必須確實的進行。
否則依照人類的慣性,第二次也跟著中斷的話,可能就會終止這個目標了。
總結
會對目標失去動力是正常現象,可以試著多看看自己訂下的目標,將這些目標在腦海裡想像,並說著「那就是不久後的自己!」
如果真的還是不行,提不起勁的話,可以試著做少一點,從事人生目標在於持續,量少不是重點。

發佈留言